“周凯山水画作品展”深圳美术馆开展

  •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9/12/06 09:15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六十年一甲子,对于艺术家周凯来说,从1959年入学开始艺术学习到2019年恰好六十年,也是一种缘分所在。这六十年间,他凭借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潜心研修的韧性,逐渐从继承传统中生发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思逐风云——周凯山水画作品展”于12月5日起在深圳美术馆展出。此次所展的七十余件作品,皆传统文人绘画的形式——中堂、册页、手卷、扇面、条屏、斗方,都为周凯二十余载所积之精品力作。

周凯近照

周凯画作

周凯,号石原、匏公,1943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油画系(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研究生班,现为深圳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如何开始走上艺术之路,从艺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抱有怎样的态度?如何看待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艺术家周凯,听他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展现传统文人画的高雅

自2015年起,深圳美术馆开始举办“本土名家系列展”,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今年,该馆推出了艺术家周凯的个展。

走进展厅仿佛进入了传统文化的场域,印章与作品相映成趣,让观众可以“沉浸式”地体验感受文人画的高雅与清幽。此次展览所展的70余件作品,汇聚着艺术家20多年的艺术探索。这些作品都以传统文人绘画的形式呈现——中堂、册页、手卷、扇面、条屏、斗方,古典优雅,当中还包括周凯近来创作的鸿篇巨制,胸襟高旷,富含真意,景物阔远纵深,笔墨苍茫混穆,丘壑与流川竟秀,物象与笔墨相辉。

此次展览以“韵胜原从骨胜来”“玄冥之境”“纵目天容”“焉知复古非创新”四个单元,照鉴周凯的艺术实践及美学理念。观众可以从这些精彩的作品中欣赏到一位当代山水艺术家的笔墨艺术,融入他的精神世界,体会其文化使命和用心。

对于展览的名字,周凯如此解读:“风”“云”是自然界的神韵和精气,合常理而无常态,是最难琢磨和描摹之物。笔蘸水墨在纸的纤维中自由地漫衍、渗泄、流淌,在行笔拨动下与风云的聚成、变幻、翻腾惊人地相似,由此而顿悟宇宙万物初始的混沌状态,以及极尽变化的转承关系。思逐风云,意即让思绪腾起,精神进入到上述这种迷离状态,恒守而不返。

传统文化的“跟随者”

学西画出身的周凯是如何走上传统绘画的道路呢?谈到这一问题,周凯娓娓道来。实际上他走向传统绘画的道路与他的恩师陆俨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周凯而立之年拜师陆俨少,聆听陆先生的教授,得以学习他的笔墨功夫,这对周凯而言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众所周知,陆俨少是一代国画大师,自成风格。他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

周凯坦言,跟随陆俨少学习让他对笔墨的认识更上一层楼。他当时在陆俨少寓所细观老师的墨稿,每每收获甚大,反复琢磨。“看到陆先生从绘画中得到的那份从容自在以及对艺术的态度也让我受益颇多”,周凯如此表示。

此外,周凯在大学期间也自学书法,对笔法、结构和章法有着自己的体悟。所谓“书画同源”,书法是绘画的基础。深厚的书法造诣,让周凯的山水画笔墨沉着,散发着一种铿锵有力又静穆致远的气息。著名理论家严善錞这样评论道:“(周凯画)犹巨石堕水,块块到底;犹好手发弓,箭箭中的。”

艺术家的艺术探索往往是曲折着前进,对于周凯而言也不例外。他告诉记者,目前他风格之变的起点在1995年。这一年他跟随传统之心如磐石般坚定,回归传统,追溯文人山水画的正脉源头。在他看来,水墨是中国艺术的载体,中国人对它有着天然的情感和亲近感。而传统水墨的核心和灵魂是“文人画”。

我国古代的文人,往往以诗文展现才情,表达内心的追求。而至宋代苏东坡起,文人介入了以往被忽视的绘画领域,从而产生了中国文化史上独具一格的“文人画”,并在宋末元初的鼎革变化中得以迅速地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面向传统,以虔诚之心汲取养分,周凯自言“皈依传统”,在经历现代水墨的实验洪流之后,他问道中西,上下求索,选择向传统山水绘画内部寻求的“复古”之道。他的“复古”追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明清再到宋元。周凯坚定执着地继续着恩师陆俨少先生所指之路,从石涛等人入手,上溯元四家,直追宋人,从传统山水画最精华之中汲取。他将宋画的写实精神与元四家的“文人画”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风格。

“焉知复古非创新”是周凯的一方书画印,也是其一句凝练至极的艺术“告白”。周凯认为,仅仅是课题的更换和画法的翻新不足以成为传统山水画的创新成果。历史厚重的艺术,要迈出时代的步子,也必定是沉重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独辟蹊径上下求索

新时期以来,周凯在激荡的艺术大海中探索、寻觅。以“重彩丹青”和“浅绛水墨”二元分治的方式进行创造,纳“现代”和“传统”双重元素交织并进。一边深挖材质的最大表现力,一边拓展艺术视域。他的笔墨淳厚松秀,景致苍润峻拔,尤善用淡墨渴笔写重岩深壑、云弥雾障之概,使笔下山川独具神韵。

自1985年来到深圳之后,周凯的艺术实践也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作为最早南下深圳拓荒的艺术家,周凯也积极投入到深圳画院的城市山水与都市水墨的课题之中,以绘画的方式为这座城市书写着故事。

谈到传统的迷人之处,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与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体现了中国的世界观、宇宙观,以这一角度来分析事物的本质。古代经典和写生之滋养使得他的精神世界愈发恬淡平和。在冷静思考的基础上将笔墨付诸山水,在林泉高致渔樵问答中寄托对天地大美和历史人文的情怀。

周凯在画中题跋中书道:“大道固难,吾岂能因其难而取小道或旁道乎。”胸中存大道,穷毕生精力事之,踽踽独行,不问路迢,也许是周凯艺术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尹春芳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