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李慧 通讯员 雷小娟)11月29日,2020年罗湖区政府投资民生项目人大代表评估论证会召开。58名人大代表、10名街道人大工委主任、4名专家,3名相关工委委员,8名市民共78名评委就清水河综合整治、垃圾转运站及市政公厕提升改造、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社康中心建设、2019年美丽深圳绿化提升等涉及群众密切关注的教育、医疗卫生、交通道路、文体等民生领域的十大民生项目工程进行评估论证。经过票决,最终辖区十项民生项目通过了评估论证,纳入2020年政府投资计划。
“垃圾转运站及市政公厕如何才能做到便民?”、“社康中心建设的面积和投资数额是否有标准版本?”、”城区绿化的品质如何真正提升”……会上,罗湖区水务局、区前期办、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等部门负责人一一亮相,就相关工程项目情况进行汇报,也对与会代表和评委的问题建议进行了一一的回答,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7年共105个民生项目通过评估论证
“三管齐下”监督不断获得社会认可
事实上,罗湖区政府投资民生项目人大代表评估论证活动、始于2013年,到目前共有105个民生项目通过了评估论证过程。
近年来,罗湖区在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完善政府投资民生项目全过程监督方面作出了有效探索和有力实践,一是人大代表评估论证“管好项目产生”;二是人大常委会专项督办“管好项目建设”;三是多方满意度测评“管好项目成效”,“三管齐下”打造了项目事前、事中、事后人大代表和群众监督全链条。
罗湖区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对政府投资民生项目进行、调研、预审、评估论证。拓展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平台和深度,激发了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增强了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责任感,体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指导思想。在评估论证过程,罗湖还邀请了选民参加,拓宽他们参与公共决策的范围,提高居民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使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政府公共决策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成为了罗湖人大工作的品牌和亮点。
评估进行前期调研征求群众意见
罗湖人大工作更知民情、通民意
每一年,罗湖区人大常委会都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完善,有所创新。去年,罗湖创新事后监督模式,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经过人大代表评估论证,并已竣工的53个政府投资民生项目中,选择了规模较大、行业代表性较强的8个大项目共12个小项目进行满意度测评,效果很好。今年,辖区再创新事前监督模式,一是实行“双组长”制度,由常委会两名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入大机关办公室、各工委主任和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同时担任10个调研小组的组长,强化组织领导。二是采取“条块结合”的工作模式,利用机关工委专业优势及街道工委属地管理优势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使这项工作更有抓手,更接地气。
今年,在此次评估论证会召开之前,区人大常委会再次创新政府投资民生项目评估论证工作。将各项调研和讨论下沉到各街道人大工委,由各街道人大工委牵头组织人大代表进行前期调研,并征求辖区群众意见,让人大工作更好地知民情、通民意。
罗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熊国伟表示,接下来,罗湖区人大常委会还会继续完善民生项目评估论证工作的工作模式和方式方法。财经和城建环资工委会后也会针对各个代表调研小组提出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踪监督,为辖区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勇于实践创新、当好先行示范,实现理论实践良性互动页献人大力量。
据了解,2020年罗湖区政府投资的10个民生项目分别是:罗湖区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清水河综合整治工程、油气路清宝路新建工程、清水河三路拓宽改造工程、罗湖棚改红线外市政配套项目、垃圾转运站及市政公厕提升改造工程(2019年)、田心社康中心改造工程、翠竹街道社康中心建设工程、罗湖2019年美丽深圳绿化提升工程、罗湖"两馆一中心"项目。其中,翠竹街道社康中心建设工程在十大项目中得票最高,通过率超过9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