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家园网讯: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改革的号角也率先在此吹响,很多的全国第一也是由此诞生。作为改革先锋城区,近年来罗湖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物业管理改革和政府合同监管改革,不断刷新和擦亮“罗湖改革”的金字招牌,助推罗湖振兴发展。上周五,罗湖“双周发布”物业管理改革和政府合同监管改革专场举办,区委基层治理办主任何伟文、区财政局副局长徐晶上台作主题发布,分享罗湖这两项改革经验。
罗湖在物业管理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在物业管理改革方面
先行先试
10月22日,罗湖区召开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推进大会暨2018年度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工作表彰大会,授予285个表现突出的物业服务企业“物业创新贡献单位”“物业创新优秀单位”“物业创新先进单位”和“物业创新达标单位”称号,并发放扶持资金688万元。
为何会给企业送那么大的礼包呢?得益于近年来,罗湖区一直在推动物业企业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目前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也是罗湖物业管理改革的一个侧影。罗湖,作为全国物业管理的发源地,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物业管理小区、第一家物业服务企业、第一个业主委员会。
经过多年的发展,过去的物业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生产和文化需求。何伟文表示,物业管理不规范导致小区内矛盾多发,据统计,街道一级收到的信访投诉,60%以上是由于小区生活矛盾纠纷引起的。尤其是随着近40年的发展,物业管理的瓶颈逐渐凸显,比如很多老旧住宅区设施老化、功能不全,没有物业公司愿意入驻,或有一些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不高,居民不满意,投诉反映问题比较多,物业服务企业缺乏制约监督。
“物业管理模式的优劣、服务水平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涉及到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罗湖从解决基层的问题入手,就是首先要解决物业企业发展瓶颈问题。”他说。基于此,罗湖在物业管理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激发企业积极性
建立物管激励制度
物业管理改革如何改?2016年以来,罗湖区以物业服务企业为主要抓手,通过五大措施,创新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首先,罗湖提升老旧住宅小区基础“硬件”,投入1.042亿对无物管小区进行基础设施的综合整治,基本解决老旧小区的治安、消防、卫生、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保障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安全。同时还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公开招标物业服务企业进驻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目前,罗湖已经向所有的无物管小区征集了意见,有93个小区同意物业服务企业入驻,尽量争取在一两年的时间达到物业服务全面覆盖。
为了激发物业服务企业的积极性,罗湖区还建立物业激励制度,对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优秀”“先进”“达标”类小区的物业服务单位给予资金扶持;同时,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单位,还将适当增加扶持资金,最高可达20万元。为了评选做到公平公正,评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监督机关考评和居民测评结合,还有信访投诉和媒体曝光相结合,全方位多维度考核。例如,要求街道每个月进行例考,监管部门每季度进行抽考,定期公开考核结果。“我们还开发了罗湖物业管理创新考评系统,市民也可以通过手机查找每个企业的考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曝光台进行投诉曝光,这些投诉曝光自动流转到相关业务部门,由他们督促物业小区进行整改。”
引导物业服务企业
承接公共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众多、管理覆盖面广,拥有近民、亲民、全天候等优势,能快速发现物业小区内的各类隐患和进行前期处理。如果由物业企业来承接服务,应该说可以更好地把政府服务延伸到小区,真正实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因此,罗湖区积极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承接公共服务,厘清物服企业应该履行的法定职责,合同责任,社会责任的同时,探索通过政府委托、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物服企业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例如,根据物业小区实际情况,经物业服务企业与所在街道协商一致后,由各街道以“打包”购买的方式,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合同,合同期一年。其间,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评价,并将其作为续签合同的重要依据。“目前已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开展重点人员管理、网格信息采集、邻里纠纷调解、安全生产巡查、垃圾分类管理、文明养犬管理6项政府服务事项。从实践来看,去年特别是在文明养犬、垃圾分类、安全生产巡查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何伟文说。
在机制建立上,罗湖构建党建引领民主协商机制,制定“罗湖区党建引领构建居民小区共建共治共享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引领,构建党建治理体系,形成一核多元的民主共治机制。目前罗湖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9%。一是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逐步实现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业主委员会主任;由物业小区党支部书记牵头定期召开会议,对小区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商,形成共识。小区的大事大家共同商议,民主决定。形成了共识之后,由业主大会进行表决,并在小区公示,接受居民监督。
亮点
物业矛盾纠纷逐年下降
群众安全感提升
随着物业管理改革的深入,辖区入室盗窃警情、火灾火警数量实现“双下降”,群众安全感提升,物业矛盾纠纷逐年下降,罗湖区综治考评等次位居全市前列。罗湖物业管理改革受到上级领导肯定,被列入第二批省级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实践创新项目,罗湖经验在全省推广介绍。
具体而言,入室盗窃警情下降,在2017年入室盗窃警情下降60.6%基础上,2018年仅发案83宗,同比再下降62.4%,刑事治安警情15485起,同比下降13.9%。火灾火警数量下降:2018年接报火警241起、火灾44起,分别同比下降21.2%、12.4%,连续三年下降,其中由物业小区保安员和住户初期处置的火警数占总数的68.5%。
展望
罗湖将把智慧服务
带进小区
未来,罗湖将把智慧服务带进小区,拟在管理处设置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终端,居民可凭身份证或扫码办理查询、预约、打印证件或凭证等事项,实现政务查询、办事、评议全链条服务。拟在“i罗湖”APP下建立“罗湖业主”模块,业主完成实名认证就可以就业委会选举、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进行网络投票,方便业主行使权利,同时还可进行问题曝光、服务投诉、履约评价,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增强居民参与小区治理能力。
同时,做强行业协会,建立服务标准。指导行业协会分类制定高档住宅小区、普通住宅小区、老旧住宅小区、城中村等物业管理标准,规范物业管理经营行为;鼓励更多物业服务企业加入行业协会,签订自律公约,明确各项约定责任义务;同时实行“黑名单”制度,提高行业协会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不仅如此,罗湖还将物业深度融合,推动“网格+物业”改革。探索以住宅小区为基础单元划分“大网格”,将现有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综合治理、人口信息采集等全区各类网格进行整合归总,由物业服务企业安保人员协助网格员开展治安、消防等各类隐患的日常巡查、信息采集等工作,提升工作效能。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记者 张一鎏 编辑 刘嘉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