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管”服务“大民生” 罗湖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 来源:深圳新闻网    2019/10/25 12:40

    分享到:


深圳新闻网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刘嘉敏)罗湖,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物业管理小区、第一家物业服务企业、第一个业主委员会,堪称全国全国物业管理的发源地。随着城区快速发展,过去的物业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生产和文化需求,罗湖也面临着物业管理发展的瓶颈,如何巧妙化解物业管理与城区发展的矛盾?罗湖有新招,在富有成效的同时,还形成了罗湖经验在全省推广。

10月24日上午,在罗湖双周发布现场,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区委基层治理办)主任何伟文走上发布台,以“小物管”服务“大民生”为题,为大家解密罗湖物业管理的新招。

以物业服务企业为主要抓手

五大措施引导企业有序参与

无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不高、与业委会矛盾时有发生......这些都是推动物业管理发展的“拦路石”。何伟文提到,物业管理不规范导致小区内矛盾多发,据统计,街道一级收到的信访投诉,60%以上是由于小区生活矛盾纠纷引起的。同时,物业服务企业拥有近民、亲民、全天候等优势,能快速发现物业小区内的各类隐患和进行前期处理。基于此,2016年以来,罗湖区以物业服务企业为主要抓手,通过五大措施,创新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第一招,提升老旧住宅小区基础“硬件”。罗湖投入1.042亿对无物管小区进行基础设施的综合整治,基本解决老旧小区的治安、消防、卫生、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保障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安全。

第二招,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公开招标物业服务企业进驻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目前,已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两家优质物业服务企业,拟入驻126个无物管老旧小区。

第三招,建立物业激励制度。制定出台《罗湖区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扶持工作实施办法》,对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优秀”、“先进”、“达标”类小区的物业服务单位给予资金扶持;对考核成绩不达标、居民投诉严重的物业服务企业要求限时整改。

第四招,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承接公共服务。探索通过政府委托、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物服企业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现在已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开展重点人员管理、网格信息采集、邻里纠纷调解、安全生产巡查、垃圾分类管理、文明养犬管理6项政府服务事项。

第五招,构建党建引领民主协商机制。制定“罗湖区党建引领构建居民小区共建共治共享三年行动计划”及具体实施意见等“1+3+8”文件,罗湖全区居民小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已达99%。

安全感和满意度双向提升

四大举措助力创新再出发

近日,罗湖区对去年区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285个单位授予了“物业创新贡献单位”、“物业创新优秀单位”、“物业创新先进单位”和“物业创新达标单位”称号,并发放了扶持资金688万元。何伟文表示,这是也是罗湖区近几年来表彰企业数量最多,奖励金额最高的一次大会。

随着物业管理改革的深入,罗湖区入室盗窃警情、火灾火警数量实现“双下降”,群众安全感提升,物业矛盾纠纷逐年下降,罗湖区综治考评等次位居全市前列,形成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向提升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该项改革被列入第二批省级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实践创新项目,罗湖经验在全省推广介绍。

改革进行时,创新再出发。何伟文在发布会上透露,还将陆续推出四大举措,推动物业管理改革再上新台阶。智慧服务进小区,拟在管理处设置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终端,在“i罗湖”APP下建立“罗湖业主”模块,,增强居民参与小区治理能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建立服务标准,指导行业协会分类制定物业管理标准,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签订自律公约;推动“网格+物业”改革,探索以住宅小区为基础单元划分“大网格”,由物业服务企业安保人员协助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信息采集等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拟定《深圳市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若干规定(建议稿)》,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在深圳市地方立法,为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提供法律支撑。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