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开展“夜间行走”扎实推进“督导”

  • 来源:深圳商报    2019/09/30 10:01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魏明来谈垃圾分类:

问:目前罗湖垃圾分类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是什么?怎么破解?

答:罗湖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确实遇到不少阻力,尤其是小区“楼层撤桶”方面,部分居民刚开始都会很抗拒,不理解这项工作,因为突然把垃圾桶撤掉了要跑到楼下去居民有些不习惯。这些情况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也理解居民的心情,所以我们还是以宣传、引导、劝导为主,各街道不断发动社区义工、志愿者等入户宣传,耐心做思想工作,争取广大住户的理解支持,对屡劝不改的居民,由城管执法部门罚款处理。目前整体撤桶情况还是比较顺利的,除了184个已经建成的3.0小区,近期又有93个物业小区完成了“楼层撤桶”工作。

问:听说城管部门经常走街串巷,夜间暗访,对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实地调查,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答: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督导工作需要做得更扎实有效。我们发现有些督导员业务不够熟悉,有的责任心不够强,存在脱岗、不准时到岗现象,目前绝大多数督导服务项目都是由第三方公司承接,这也侧面反映了第三方公司存在管理缺失,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对此,我们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召集各街道及各街道负责督导服务项目的第三方公司开会,会上通报检查发现的问题,明确工作任务,压实街道、第三方及物业公司的责任;二是强化督导员的业务培训,大力开展“微课堂”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规范督导工作要求,提高督导服务质量;三是安排专人开展“夜间行走”,重点检查督导员工作情况,核实督导记录台账,对存在问题的以督办函形式督促整改到位。

问:面对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多,垃圾分类工作相对更艰难的现状,您个人对这项工作怎么看?怎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有什么切实体会和感受,有什么希望或期待?

答:罗湖区作为一个老城区,确实存在着老旧住宅多、流动人口多的问题,个人认为,还是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健全完善分流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立垃圾分类宣传督导体系、构建垃圾分类责任体系的目标,努力提升罗湖区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查问题、补短板,确保完成各项既定创建任务。恰逢特区成立40周年,我也希望罗湖的垃圾分类工作能更上一层楼,为推动垃圾分类深圳模式建设形成一份助力。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 卢晓丽 何鑫 倪瑜鸿 廖万育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