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背景下,罗湖科创如何做?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2019/07/12 08:55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科技创新是深圳的城市标签,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深圳一直不遗余力。早在2008年,深圳便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并于2013年进行了修正,在诸多方面开创了全国先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背景下,条例实施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昨日下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罗莉一行来到罗湖区进行执法检查,了解条例实施情况。

市人大在罗湖开展《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执法检查。

调研

区人大调研座谈走访近2月

“整个企业的员工共有多少人?区政府在办公场所等方面给予了哪些支持?是否积极为企业解决了一些发展难题?”在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软通动力”),执法检查组一行先后参观了企业新时代大讲堂、党建书吧、青年人才服务站、共享服务大厅等功能空间,实地感受企业发展文化。

“作为一个企业,能把党建文化积极融进企业管理中,还丰富了党建文化活动形式,实属不易。”罗莉表示,软通动力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将很多政务服务纳入办理,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从而也提高了自身业务能力与创新能力。“从一个企业的蓬勃发展,可见《条例》的落实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据了解,罗湖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依托分解到人大工委走访辖区科技企业,收集意见和建议。通过近2月的调研、座谈、走访,较为全面地掌握该条例实施及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罗湖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会上,罗莉对于罗湖区《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实施给予了认可。她表示,罗湖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本次执法检查的企业,让人耳目一新。体现罗湖区拥有发展远见,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她希望罗湖区进一步提高对条例的认识,结合城区发展实际,贯彻落实好该条例。同时,要打好以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为代表的产业牌,积极运用互联网平台,发挥罗湖优势,打造“科技+文化”等特色发展路径。

罗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熊国伟表示,罗湖区将一如既往,做好《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贯彻执行,罗湖区人大也将认真督促该条例的落实实施。

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载体数量

近年来,罗湖区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城区可持续发展,着力推动老城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例如,罗湖区财政逐年加大对科技投入,从2015年的7881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58万元,年均增长率为57.1%。其中,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扶持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增强,2015-2018年,科技创新产业扶持项目分别为114、97、221、350项,年均增长52%,扶持资金分别为3205、4250、11027、14841万元,年均增长91%。全社会研发投入(R&D)支出2015-2017年分别为2.1055亿元、4.3657亿元、8.0935亿元,平均增速达196%,远超全市15.89%的增速水平,研发经费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目前,罗湖已布局“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金融创新产业带、口岸经济带”三大载体与平台,形成“北科技创新、南金融商贸”错位发展格局。其中,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已成为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核心载体,聚焦发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信息技术产业,推动罗湖积极融入全市创新体系与产业发展体系。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已纳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创新节点,产业带清水河、东晓布心、莲塘三大片区已分别布局为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生命健康产业基地”与“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形成了空间、区位、环境、产城融合四大优势,新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创新指标快速增长。

同时,罗湖区注重补短板、打基础,快速提升辖区创新载体数量,罗湖区现有创新载体共67个,占全市比重逐年提高,2017年新增创新载体8个,增长20%;2018年新增创新载体16个,增长32%,尤其新增省级创新载体6个,取得重大突破。此外,罗湖强化新型研发机构的引进与培育,罗湖现有新型研发机构21家,2017年、2018年分别新增6家、5家,增长势头明显。

数据显示,罗湖区2018年三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分别增长84.7%、103.41%、115.92%。战略性新兴企业数和营收分别由2015年底的200余家、300余亿元,提升至近500家、1000余亿元。企业利润、纳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等均保持年10%左右的增速。

加强“双招双引”推动科技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紧紧依托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罗湖区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式方法,坚持大项目驱动。依托土地整备,逐年释放一定土地资源,引进重点总部企业,实现龙头带动。我们对接了一批重点项目,包括营收百亿级企业3家、20亿级企业6家。至今,红岗国际创新广场两宗土地已经完成挂牌,引进的重点项目一年内将实现营收超过200亿元,五年累计超过1450亿元。

不仅如此,根据城区事情,罗湖区精准招商,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通过与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合作招商,龙头企业产业链招商,创新创业大赛招商等多种形式,强化招商引资。成功引进软通动力、中欧金融研究院、芯茂微、易普森等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2018年合计营收近30亿元,纳税超过2亿元。至今,产业带入驻科技企业达440余家,纳入监测的98家重点企业2018年实现营收超200亿元、纳税近20亿。

与此同时,罗湖不断加强科技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撑。按照《深圳市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罗湖区积极开展科创企业人才引进工作,2016年以来,办理人才引进入户共11825人。积极落实《深圳市罗湖区“菁英人才”综合服务办法》,加大人才补贴发放力度,及时发放“菁英人才”安家补贴、车辆上牌补贴等各类人才补贴,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补贴约6890万元。根据《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深圳市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工作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2018年发放区级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2062万元。

另一方面,罗湖区基于产业定位,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机遇,引进了3家具有国际背景的新型研发机构,包括原牛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B ill R oscoe教授领衔世界顶级科研团队,组建有深圳市和信中欧金融科技研究院;以及主要由外籍科学家为核心团队组建的深圳市亨业纳米新材料研究院、深圳市华瑞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参与布局美国波士顿海外创新中心建设,并与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形成良性互动。联合香港高校、企业共同策划组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研院、深港产学研及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梧桐人工智能特色小镇,一批院士、国际国内专家及企业家集聚罗湖,激发了罗湖创新活力。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记者 张一鎏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