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出台家庭教育、课堂改革等方案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2019/07/12 08:57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教育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教育改革的每一次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神经。而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什么样的课程才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呢?家长作为学生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参与者,应该怎样加入教育之中,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2018年起,罗湖区2018年6月出台了《深圳市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在今年6月又连续出台《深圳市罗湖区全面落实“课堂革命”指导意见(2018-2020)》(以下简称《意见》)和《深圳市罗湖区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改革行动方案(2018-2020)》(以下简称《方案》),深化课堂改革,深度开展家校社联动,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东晓小学校长分享了理念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形成模式四步走策略。

核心项目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离不开课堂。2018年6月,罗湖教改方案明确了“育人模式”改革的核心地位,把全面落实“课堂革命”作为育人模式改革的核心项目。然而,2018年罗湖区“教情学情”大调研发现,罗湖中小学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学评价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等问题。

为提高罗湖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课堂革命”,推进罗湖“新素质教育”,深化罗湖基础教育育人模式改革,结合罗湖区实际,特制定《深圳市罗湖区全面落实“课堂革命”指导意见(2018-2020)》,探索课堂教学新机制,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建设课堂教学新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意见》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情为依据、以学习为主线、以习得为重点、以思维发展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落脚点,遵循以学立教的基本逻辑,坚持先学后教的基本理念,改变“以教代学”的教学现状,落实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研教、以学立教。

如,在罗湖高级中学滨河初中部,学校采取“三段六步混合式学习课堂模式”,以学习单为教学抓手来实施教学。课堂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评价反馈”三个阶段为教学设计思路,以导、学、议、讲、练、评六个教学环节为操作程序,以学习单为策略手段从而实现混合式学习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八条路径

实施“新素质教育”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课堂革命究竟“革”什么?《意见》指出,罗湖课堂革命采取行政推动、教研引领、学校主导、教师自主的工作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与互联网思维重构课堂教学,着力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协调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优化配置课堂教学资源,系统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罗湖“课堂革命”有八条路径,包括重塑师生关系、厘清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重构教学过程、融合教学技术、变革教学评价和营造教学环境。其中,将“重塑师生关系”作为首要路径,教师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组织者、指导者、服务者的角色作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安全感、期待感、参与感、体验感、成就感。

在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上,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水平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补、调、融、渗、联”,优化重组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容的育人功能,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提供具有一定难度、启发意义、探究价值和过程体验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到2020年,罗湖课堂革命将取得显著成效,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增强,课堂教学质效显著提高。实现100%学校有课堂改革行动方案,100%学校有课堂教学“基本式”;培育出在国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10所罗湖课堂革命示范学校、30个课堂教学新模式、50个课堂教学创新示范科组、100名教学创新示范名师;实施“新素质教育”的罗湖课堂教学新模式,成为罗湖“精品教育”的特色名片。

家庭教育

制定指引,家校社联动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庭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罗湖教改聚焦家庭教育,在今年6月出台《深圳市罗湖区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改革行动方案(2018-2020)》(以下简称《方案》),以系统开展家长教育为着力点,以服务广大学生和家长为出发点,系统设计准家长教育、家长教育和隔代家长教育课程,创新家长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机制,加强家长队伍建设,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实行家校合力育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方案》指出,罗湖区将加强家长学校规范管理。明确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健全家长学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保障家长学校教学人员、场地安排;明确家长学校的教学管理,包括授课时数、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规范化建设、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的管理等。完善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包括档案管理制度、评价与考核制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开展教学,鼓励教学形式创新、多样。

同时,区教育督导部门定期对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进行常态与专题督导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作为中小学和幼儿园评选表彰的参考指标。制定《优秀家长和优秀家长学校评选办法》,结合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实际效果情况等,组织评选优秀家长和优秀家长学校。

在社区学校建设上,要求各社区完善社区学校基础条件,设置专用办公室与教育教学活动专用场所,配备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设备,社区有专人负责社区教育工作。建设社区学校师资队伍信息资源库,促进社区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和资源共享,保证社区学校资源配备科学合理。同时,制定《市民公约》,推行“家长终身学习”模块课程合格证书制度。开展学习型青年、学习型夫妻、学习型家长、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街道评选,创建学习型城区。

双管齐下

强化课改与师资配备

除了硬件设施的建设,罗湖区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成立项目组,研究、开发两个系列课程与教材。编制《家长教育课程指导纲要》,形成具有知识性、指导性、操作性、实用性的《家长手册》,利用丰富、贴近生活的实例案例、指南等,以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供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的知识、技能与应注意的问题,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幼儿园,记录子女成长、评价孩子。

在师资配备上,罗湖区出台《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与管理办法》,聘请专家顾问团队。聘请国内外一流的家庭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团队,负责课程的系统设计和开发。同时通过学校内部培养和社会招募,组建一支拥有丰富家庭教育经验的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负责讲授家庭教育课程,培养家庭教育志愿者,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每个学校(园)重点培养4至6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作为家长学校和社区学校的骨干师资。

此外,罗湖区建立家长教育信息化平台。完善家长信息化学习资源库,结合“智慧教育”计划,推动在线文字课程和视频课程学习,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形成网上学习社区。推行市民“终身学习卡”制度。为市民制作“终身学习卡”,市民凭卡片报名参加家庭教育讲座,登录在线学习。按照线下学习和线上学习的课时累计学分,实施课程合格证制度。

为了更好地起到家校社联动效果,罗湖区政府成立罗湖区推进家庭教育改革联席会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部门落实和组织实施全区家庭教育工作规划,统筹各部门和社区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和市民终身学习。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记者 张一鎏 李金贵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