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实地调研

  • 来源:深圳新闻网    2019/07/08 12:47

    分享到: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刘嘉敏)《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去年5月起实施至今,已1年有余。政策落实究竟如何?7月4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海斌率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罗湖区,深入一线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罗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熊国伟、副主任贝济标、副区长文忠参加活动。

聆听多方声音

现场检查企业食品安全落实

“商品有效期是多久?到期了怎么处理?会不会造成浪费以及污染?”当天下午,彭海斌一行率先来到盒马鲜生IBC店,对该店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在果蔬区,彭海斌拿起包装好的水果、蔬菜,仔细查看商品的保质期,并详细询问了居民如何查询食品相关信息以及过期产品如何处置。据商家介绍,每件商品都是溯源码,轻轻一扫,产品的场地、上市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职工食堂,检查组一行现场检查了食堂明厨亮灶工作落实以及医院食堂运行等情况。自2017年7月改制后,医院通过购买服务,引进餐饮品牌企业进行运营,医院多方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座谈会上,罗湖区人大代表、企业、居民代表就食品安全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人大代表廖耀雄表示,除了对食品安全进行事后监督外,还要把监督力量前置,加强事前监督,设立产品入市的准入标准;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界定标准,对产品源头建立登记制度,明确责任。“近年来感觉到政府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快速检测车随处可见。”住在罗湖已有28年的市民杨海鹏表示,罗湖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不亚于安全生产。

彭海斌对罗湖食品安全工作给予认可,他表示,罗湖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食品安全的行为进行严惩。希望罗湖区进一步提高认识,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监管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企业起到威慑、警示作用;同时提升监督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积极落实各环节的主体责任,把严生产流通环节关,把罗湖打造为食品安全先行示范区。

加大财政投入

提升餐饮业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

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罗湖区今年以来多措并举,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工作目标,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让食品安全问题无处遁形。

记者了解到,围绕《条例》落实情况,罗湖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工作目标,高度重视,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对辖区学校、医院、批发市场、食品制作等重点单位和场所开展明察暗访和实地调研检查,要求责任主体遵守《条例》,严格落实生产经营管理规范,积极支持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星期三查餐厅”、“9号查酒”、“农产品任你查”等多个专项执法活动,依法严格管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熊国伟表示,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服务业发达,食品安全更加重要,罗湖将在巩固工作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加大执法力度,继续落实《条例》相关内容,守护罗湖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罗湖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18、2019年分别投入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经费4203万元、5008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37.35%、19.15%,投入项目主要包括“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智能管控中心改造、餐饮业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一街道一快检车一快检室”运营服务、餐饮服务单位巡查、食品安全快检室建设等,此外还包含餐厨垃圾综合利用、垃圾减量分类及宣传、食品污染物监测与安全预警、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及预防控制等相关项目。

同时,罗湖区多部门联合推进“食品安全战略”、“阳光餐饮工程”,统筹提升学校等重点领域食品安全水平,共同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截至目前,全区“一街一车一室”项目共抽检食品88365批次,接受市民送检12247次,送检量占全市食品快检室送检总量的33.25%;举办各式食品安全宣传和现场快检活动共1287场,受益人群约35万,位居全市第一。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