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街巷”养成记

  •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7/01 10:05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在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立新花园入口以及人民小学门口,一棵新栽的凤凰木下堆着层层叠叠的鹅卵石,走近一看,一片白色的鹅卵石里镶嵌着五彩缤纷的字,“爱就像蓝天白云”“兔子与芭蕾舞裙”“一点也不能少”……立新社区的孩子和家长们把心中的理想家园绘在这些石头上。

社区这不经意又生动的一角满含着居民和设计师的回忆,是一场城市微更新设计之旅留下的痕迹。在东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吕毅看来,“小美赛”通过对各社区居民“赋票”(落实选举权利)、“赋能”(制定议事规则)、赋权(强化资源分配)等手段,引导居民从组织活动式浅层参与转为主动治理类的深度参与,推动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生动体现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走过画有居民创作老照片的画廊,能看到东门厚重的历史,“推倒重来那就不叫东门,现在来东门老街75%的人都是25岁以下的学生和工人,还有广场周边的流浪人员,都是东门大家庭的成员。”现在的东门,越来越接近东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吕毅理想中的模样。

“有温度的街巷”长啥样?东门的回答是:找到党群之间的联系点,党员和群众吃在一起玩在一起。目前,东门街道党工委下辖党支部103个,在册党员2171名。近年来,东门街道党工委在区委组织部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界力量,发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做到党建和民生工作互融共通,齐心协力推动党建工作再上台阶。

党建引领自治

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热情

时间倒回2017年7月,立新社区居民议事会换届选举即将举行。

这一次,东门街道想动员的范围更广一些,让社区里的热心人、年富力强的居民站出来服务社区,改变以前居民代表年龄结构偏大的情况。立新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居委会主任张小英和她的社区工作站团队在“萝卜规则”专业团队的支持下,有了不一样的尝试。

社区为选举划分了“选区”,“选区”就是各个小区,一户一票。有候选人为自己“造势”,20多人录制了选举演讲视频,放到小区微信群里,为自己“拉票”。经过一个多月选举,最终2000多户居民投票选出44位居民代表,新一届社区居民议事员的平均年龄是46岁,远低于罗湖区居民议事员的平均年龄。

机会均等、充分辩论、正反表决……如今,这些议事会成员已经学会熟练使用“罗湖十条”开会讨论,引导居民发现社区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机制,推动居民成立各类自治小组解决相关问题。

作为深圳开发时间最早的成片的居住区之一,由于当初规划不完善,道路狭窄、公共空间缺乏、设施年久失修,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很多困扰。

东门街道办事处联合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在立新社区开展微更新设计“小美赛”,“小美赛”招募设计师志愿者进社区,与社区居民议事员、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现场踏勘,梳理需求。

经过专家评审和居民评审,改造选择了立新社区内的凉果街2号大院空地、培森大厦南侧通道、人民小学门口以及立新花园入口。

整整15个月后,四个地块的陆续改造完成。这不仅仅是空间的改造,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因此被点燃。在吕毅看来,这场党政社群共治的实验中,社区对居民“赋选制”“赋规则”“赋权利”的机制,激发居民组织化的有序参与社区议事、社区治理的热情,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重塑文化东门

打造属于百姓的舞台

乘坐深圳地铁1号线,到老街站下车,去东门老街看看。

每周五下午东门文化广场上,专业歌者、乐手与爱好音乐的观众通过音符互动交流的精彩画面定时出现。

每场活动均吸引500余人次驻足观看,在每场演出的最后环节,舞台都留给现场观众,越来越多有兴趣有胆量的音乐爱好者们,开始习惯每周五准时守候于此,自然自信地拿起麦克风,与现场乐队配合,完成一曲又一曲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实现自己的明星梦。

老街文化之2018东门民谣专场音乐会逐渐成为东门街头文化的一张名片。东门街道党工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文化提升是灵魂”的理念,致力打造街区独有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革命文化、街头文化。

随处可见的东门logo,6座东门老街记忆群雕,百年老街历史文化有了丰富的表达载体;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暨叶挺纪念馆对市民开放,也是东门街道党员活动基地;深圳大学画家在人民公园天桥下等创作涂鸦,将居民创作的老照片彩绘在露天画廊,讲述东门过去的故事;引入专业机构运作,以思月书院、步行街文化广场等为根据地,举办23场民谣专场音乐会、全国街头架子鼓大赛、黄梅戏专场演出,参与活动群众超万人次……

“我们希望借这系列活动,重新塑造这片自1688年即开埠的东门老街文化气息,诠释东门老街欣欣向荣的文化及深刻的精神内涵,打造永不谢幕的东门文化。”冯岚说。

感受别样温度

保障街区流浪人员基本权益

每周四下午两点到四点半,陈伟坤都会和一群流浪人员相约在东门高架桥下,他们有各自的任务,流浪人员需要淋浴理发,陈伟坤要把募捐来的衣服和药品送给这些朋友。

去年下半年开始,针对街区流浪人员,东门联合社会慈善机构设立“街友流动淋浴车”,提供免费洗浴理发服务。

在东门街道民生部副部长吴志方看来,流浪是个别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没有正式工作,以捡垃圾为生,流浪人员也是东门大家庭的一员,应该得到基本的权益保障,享受政府服务。

但这样的关照一开始是被拒绝的。“现在每次基本上有15名左右流浪人员来洗澡,天气变热后我们每周来两次。”陈伟坤被流浪人员称为“陈师兄”,“一开始问他们叫什么名字都不告诉我,现在会提前到这边帮我整理摆放衣服的摊铺,把卖垃圾换来的钱捐给我们”。

当这辆特别定制的“街友流动淋浴车”开到高架桥下时,两三名流浪人员来了,他们在陈伟坤的笔记本上签名登记信息,拿着居民捐赠的衣服排队等候淋浴,洗完后还可以享受理发师免费的修剪服务。

陈伟坤还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每个街友的情况和照片,“老梁有段时间没来,好像是去医院了,一直挺担心他的,现在又看到他,我就放心了”。

案例

30余场急救培训普及人数超5000人

打通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最后100米”

在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后,家住罗湖的初三学生张楚迎拍打着“患者”的肩膀:“先生您怎么了?”检查“患者”意识、脉搏和呼吸后,他双手十指交叉相扣对“患者”进行CPR(心肺复苏)。

以上场景不是医院急诊室的抢救,而是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举办的急救培训,“虽然之前也做过志愿者,但是第一次上手实操,以后希望能帮到别人。”张楚迎说。

6月2日,深圳中学力行楼三楼室内篮球场内,举行了一场“关于生命的大考”,来自罗湖区东门街道的500名居民齐聚现场,参加公益免费急救培训并现场考取急救证。这是自去年以来,东门街道办依法组织的第三期大型公益急救培训活动。

活动现场,4名罗湖急救中心专业讲师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AED(体外除颤仪)使用、创伤急救等基本急救理论知识。同时,按照10名学员配备1名导师1套CPR教具的标准,50名罗湖医院集团专业急救助教对学员进行实操培训和考核。

“健康东门,随手急救”公益急救培训活动,是东门建设普惠型健康社区,打造“黄金四分钟”全民互助急救网的重要举措之一。街道民生事务部党支部与罗湖医院集团社管中心党支部、广东医科大学公卫学院流统党支部结对共建、干部交叉任职,跨区域、跨行业聚集党员先锋力量,共同为东门街道居民提供优质健康服务。去年以来,30余场急救培训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普及人数超过5000余人。

急救培训班是东门倡导全民健康活动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东门组织街道和专业医疗机构,对在校学生健康进行监测干预,制定课间营养补餐、运动处方和龋齿干预方案,让校园突出的疾病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免费向居民发放控油壶、限盐限糖勺等活动,引导居民减少油盐糖和增加乳营养的摄入。在社区建设标准化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和营养促进超市……

目前,东门街道已成为国家首批营养示范社区,成功探索出深圳首家“家庭医生工作室”和全市第一家“营养促进超市”。“健康东门”项目已纳入国家健康教育中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践汇编的全国经典案例,获得深圳市家庭发展十大品牌称号和2018深圳微改革优秀案例奖。

“议事员要为居民说话,为居民办事”

“小而美”设计满足居民需求

“更换管道过程中污水如何处理?挖开后污水涌上来怎么办?有没有制定应急方案?”5月召开的居民议事会上,东门街道立新社区书院街7号大院的民生微实事项目正在被讨论,听完项目发起人的汇报,议事员提出一连串疑问。考虑到更换排污管道的重要紧急程度,议事员讨论后决定污水管道采取先挖一半分流逐步实现整体更换。这样的场景在立新社区居民议事会上是常态。

在立新社区,当议事员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从2017年底开始,议事代表一直比较忙,因为要审议社区微改造项目,有时一开会就是半天。”罗冲是立新社区居民议事会的成员,在他印象里,议事代表来开会,出勤率是比较高的。

“改变不是一两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做一点点。”2017年7月,立新社区第一届居民议事会三年任期即将结束,换届选举即将举行,动员宣传单上的宣传语让人很心动,纷纷填表报名竞选居民代表,为社区做服务。

和罗冲一同参加竞选的余乐廷本是凉果街2号院业委会成员,平时工作为他积累了“人气”,根据2000多户居民投票结果,余乐廷从8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新一届社区居民议事员平均年龄46岁,远低于罗湖区居民议事员的平均年龄。

退休前在单位就是党员干部的潘剑江和小区居民很熟,退休后他将大把时间精力投入到社区治理工作。每月召开的议事会从不缺席,除了议事员身份,他还担任7号大院管理组组长、居委会专职副主任。“议事员要为居民说话,为居民办事,议事会上大家积极的讨论也帮居委会解决了很多问题,现在居民参与的社区治理的热情很高。”

点燃居民参与热情的是2018年的“小美赛”。一直以来,老房子扎堆、道路狭窄、公共空间缺乏、设施年久失修等问题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很多困扰。

东门街道办事处联合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在立新社区开展微更新设计“小美赛”,用“小而美”的设计更好解决居民需求。“小美赛”招募设计师志愿者进社区,与社区居民议事员、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现场踏勘,梳理需求。

“位于凉果街2号中心位置,有一块空地270平方米的空地,有一定人流基数,交通四通八达,且对面有一个小型绿化景观,二者若合并可以实现功能互补。”经过专家评审和居民评审,凉果街2号大院民微项目满足公共性、易操作、可实施性要求被选中。

经过改造,居民看见社区实实在在的变化,从以前的漠不关心到现在的积极参与,主动提出整改消防漏洞,居民态度的转变给潘剑江更多的动力,“只要他们还需要我,我现在身体好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同题问答

东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吕毅:

始终将民生需求作为工作努力方向

问:用三个关键词描述您所在的街道。

吕毅:第一个关键词是“深圳的起源点”:东门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79年,与深圳市同龄,是深圳最早设立的街道办事处之一。早在明代中期,东门这一带的几个村落之间就建起了集市,被称为“深圳旧墟”,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深圳墟已是当时新安县一个著名的墟市。1979年,“深圳”成为市名,深圳墟则改称“东门老街”。先有深圳墟,后又成了深圳镇,今天的深圳市就是由此而得名。可以说,东门真实地记录了深圳城市发展的一段历史,它是现代化深圳的历史阶段见证,是深圳历史文化积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圳的起源点。

第二个关键词是“有温度的街巷”:长期以来,东门街道能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办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身边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街道全体居民。我们关注每件民生小事,大力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年受理政务服务业务7000余件;扎实推进民生微实事工作,年审议通过各类民生项目140余个,涉及金额近1500万元。我们兼顾每个弱势群体,针对残疾人、精神病患、困难低保户等实行“一群体一方案”的帮扶行动,年发放各类低保金、补助和慰问金等250余万元;针对街区流浪人员,联合社会慈善机构设立“街友流动淋浴车”,提供免费洗浴理发服务。

第三个关键词是“日均30万年轻人的文明传播场所”:多年来,东门商业步行街已成为深圳商贸业的一面旗帜,反映和引导深圳的消费和时尚潮流。截至目前,已有34栋大型商厦,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其中84万平方米为商业面积。街区从业人员5万多人,日均人流达30万人次,节假日更达80万人次,是深圳乃至全国人流最密集的商业旺区之一,也是深圳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阵地。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获得者,东门街道在全市率先喊出“垃圾不落地,东门更美丽”的创文口号,以宣传教育、创新执法、发动群众、综合整治为载体,有效提升了市民游客的文明意识,改善了街区市容环境,优化了商圈经商环境,由于来步行街人流量巨大,文明创建工作所产生的“文明意识”会随着市民游客尤其是到东门购物的广大年轻人传播到全市乃至全国,可以说东门步行街就是一个具象而生动的“文明传播场所”。

问:在党建创新方面,街道最有特色的地方体现在哪里?

吕毅:最大特点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坚守与人民群众的“主仆关系”,始终将街区群众中民生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街区社会治理更加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满足街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有为。

问: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吕毅: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一定程度上存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脱节和对立的情况,出现业务和党建“两张皮”的现象,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应该体现在街道中心工作的落实和为民服务的日常中,不应将两者割裂开来。

二是一定程度上存在党建工作“形式主义”,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给街道基层工作人员带来了沉重的工作负担。

三是街道在册党员知识和年龄结构不太合理,目前街道在册党员2171名,其中70岁以上党员423名,初中及以下学历党员303名,大部分老龄党员和低学历党员并不能单独操作“智慧党建”等智能学习应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困难。

问:最想对辖区的党员们说一句什么话?

吕毅:大家一起来,躬身于社区群众之间,做社区民生服务最优秀的志愿者。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祁觊 李涛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