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六类养老模式呵护老人

  • 来源:深圳晚报    2019/06/21 13:30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想在哪儿生活?在家里,还是去养老院?能不能既享受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又待在熟悉的环境里,跟邻居、好友、家人有更长的相处时间?

  6月10日到16日,是2019年老年健康宣传周。罗湖目前6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已有10万多人,那么罗湖是如何布局“老”问题的呢?

  其实,早在2014年,罗湖区率先起步进行医养融合的探索,5年来不断加大政策扶持,打破行政壁垒,已经创新出六类医养融合健康养老模式——医中有养、养中有医、机构支撑、社区示范、居家签约、互联网+,有效化解“养老院里看不了病,医院里不能养老”的矛盾,形成良性和多赢的格局。

  医养融合罗湖模式近年来得到各方赞誉。2015年7月,罗湖区入选“全国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区”创建试点地区,成为深圳市唯一、全国仅有的20个入选试点之一,2017年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工作典型案例,2018年荣获深圳市家庭发展十大品牌项目第二名。

  2017年6月,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被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现今,罗湖区医养融合服务得到老人及家属的肯定,收到感谢信24封、锦旗17面。

  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区2016年牵头制定的《深圳市医养融合服务规范》获得当时的市质量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并经过医疗、养老等多方面专家多年的认证修改,通过市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2017年2月23日正式发布,标准编号SZDB/Z 231-2017。


  [ 进机构养老 ]养中有医 医中有养

  罗湖区中医院将建“院中院”

  位于罗湖区太宁路的罗湖区福利中心,是罗湖“养中有医”的典型养老地。从2014年8月,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在这里挂牌,这也是全国首家以为福利中心养老老人提供服务为主的老年病专科医院,实现了在医疗养老一体化基础上的老人个性化医养融合服务,开启深圳养老的新模式。

  罗湖医院集团陆续派遣了112名与老年病相关专业人员充实到老年病医院中,设置了老年病科、认知障碍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等专科,并引入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养老经验。现今,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有以养老为主的952张床位,还有以医为主的106张床位,分为重症(安宁疗护)床位、神经变性疾病床位、认知障碍床位等,老人在这里可享受到个性化的医疗需求。

  去年迁到莲塘新址开业的罗湖区中医院将实现“医中有养”模式,该院将托管医院附近正在建设中的有200张病床的康馨养老院。该养老院将有200张养老病床,强化利用中医药为养老提供服务。罗湖也将整合形成由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康馨养老院组成的专科联盟,建成国家或省级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形成集“医养护”为一体的深圳医养融合新名片。

  [ 在社区养老 ] 黄贝岭养护中心成医养融合新样板

  其实,罗湖还有诸多老人选择了“日间照料中心”养老。这些日间照料中心,有的是民间运营,有的是直接由医院开办“公办公营”,如2014年12月开门迎客的、深圳市首家“公办公营”的翠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同在2014年,罗湖渔村社区率先启动医养融合新型养老模式,渔村日照中心与渔村社康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现今,罗湖区90%日间照料中心与附近社康中心合作,利用技术和设备优势为日照中心老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康复服务,对现有养老资源进行优化和补充。

  罗湖区黄贝岭村股份公司更是探索出了医养融合的新样板,该公司去年自筹资金两千多万元,在村里建起10层楼高的医养融合服务中心,实现了社康和养老一体化。楼下有社康中心、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楼上还有失智失能老人病房,更多楼层是媲美高档住宅的亲情公寓。

  医疗人员介绍,有一位黄伯就居住在黄贝岭养护中心5楼的半护理区,刚住进来时,他发生过脑出血、脑梗塞等状况,存在意识障碍,如今情况已有所好转。“不论是情绪、认知障碍还是康复问题,都有相应专家进行治疗。前段时间,黄伯牙痛,营养师还为他制订了有针对性的食谱。”全科医生邱珊娇介绍。

  罗湖拟将这个模式向罗湖区31个以原居民为主的社区推广。罗湖区向西股份公司率先响应,该公司正在申报建设有23000平方米的“向西医养融合大厦”,罗湖村、渔民村和湖贝村也有意在旧改后由股份公司规划建设类似的医养融合机构。

  [ 在家中养老 ] 2700多老人家中设病床 安宁疗护有特色

  对于诸多选择在家中养老的老人,遍布罗湖区的各类社康中心医护人员更是成为推动医养融合的主力军。

  统计数据表明,现今,罗湖区5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为64522名65岁以上老人签约家庭医生,已为2704名社区失能老年人在家中开设家庭病床,医生护士定期上门,提供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即临终关怀)等服务。

  罗湖区安宁疗护的起点在2017年12月,罗湖区被确定为“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单位”;正式启动在2018年8月,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一角设立了1000多平方米的“关爱病区”,逐步形成了以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为中心,以区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网络,以罗湖区人民医院肿瘤科、疼痛科为支持,延伸至居家、日照中心及养老机构,一个多元化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罗湖区在安宁疗护的具体做法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关注患者身、心、灵方面的需求,提供“四全”——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照顾,解决疾病终末期患者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的问题,避免无意义的过度医疗,提升临终生命质量,让临终患者安详地、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的时光。

  2018年8月至今,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组建了11人的跨学科团队,已收治31名需要安宁疗护的患者,罗湖医院集团多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为7名患者提供居家安宁疗护。

  医务人员介绍,例如在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接受126天安宁疗护服务后安详逝去的曾女士,2018年她曾经试图自杀,但住进该院接受安宁疗护服务后,变化特别大,最后走得很安详。

  医护人员经过与家属商讨,制定了个性化方案,除了对曾女士进行对症治疗,还定时安排心理咨询师为其开展心理疏导。慢慢地,曾女士开始坦然面对,开始让家人给她穿漂亮衣服、化妆。尤其温馨的是,在家人和医生护士陪伴下,她在医院度过了60岁寿诞,开心地让家里人拍照摄像留念,给家人留下了诸多回忆。

  患有舌癌的李爷爷,曾在家中出现昏迷症状并伴有右侧肢体局部瘫痪,经过评估后医院在其家中设立了家庭病床。罗湖医院集团的王护士每天上门给其溃烂部位换药,并进行压疮护理、留置管道护理、瘫痪肢体的按摩保健,指导家属对患者补充营养等。

  每次上门,王护士都与李爷爷一起回忆他的过去时光,并和李爷爷家属一起搜集老人年轻时的照片,让家属拍摄了温馨有趣的小视频,别出心裁地制作成VCR,拷贝在平板电脑上,供李爷爷观看、回忆。空闲之余,王护士还与李爷爷家属聊天,尽量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安宁疗护一个月后,李爷爷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此外,罗湖区还探索出了“互联网+”模式,打造医养融合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实现远程医疗。罗湖区自主研发了“健康罗湖”APP,将居民15年内在集团就诊数据整理到平台供随时调用,居民还可在APP上给全家人建立健康档案。

  罗湖区正开发医养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可评估老人健康状况,确定健康管理方案。未来,罗湖区老人将可在病床边建立健康管理移动终端,与医院检验、影像信息相对接,并利用可穿戴移动设备采集健康信息,实时进行动态监测和干预。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易芬 张琳 文/图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