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家园网讯:作为深圳最早的开发建成区,罗湖是很多艺术爱好者抵达深圳的首站。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的东风,越来越多的西方艺术融入到罗湖。中西文化交流的长期浸染和影响,罗湖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罗湖也进一步成长为深圳开展国内外艺术交流、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的腹地。
9月7日,“周刚工作室挂牌仪式”暨“中国著名水彩画家周刚新作交流活动”在梧桐山深圳意象美术馆举办,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周刚携一系列原创水彩画作品正式入驻罗湖。
工作室落地后,周刚将会定期参与工作室的一系列水彩教学教导、交流活动。
周刚,1961年生,著名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界领军人物。曾获“美国国家水彩画协会·银蛇奖”、“首届全国青年水彩画展·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其作品《金色夕阳下的缅甸万格之城》作为国礼,被赠与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今年3月,周刚的个人形象及作品《倔强的黄土地》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幅荧屏。
周刚水彩工作室落户
水彩画,一种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绘画方式,兴起于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历史悠久。作为一种随着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画种,水彩画善于汲取其他画种的技法和风格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艺术特色,这种吐故纳新、日臻完善的创作趋势也使得水彩画在现代社会深受关注和推广。
一直以来,罗湖区都很重视水彩艺术工作的开展,秉承着“引进世界水彩进入中国,推广中国水彩走向世界”的宗旨,罗湖先后成功承办了两届“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学习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罗湖区文联主席戴素霞表示:“‘水彩画’是美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积极推广水彩艺术创作,既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也是促进罗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深圳文联专职副主席梁宇表示,周刚水彩工作室落户罗湖,既能为深圳水彩画的创作提供更多的专业扶持,又促进了深圳、浙江两地的水彩艺术家的交流,有利于两地水彩创作的共同进步。
工作室的成立,增强了罗湖的文化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水彩画家聚集到梧桐山下,推动深圳水彩艺术的更新进步。
“名家工作室”项目启动
作为罗湖区文联年度“微创新·微改革”项目“名家工作室”的组成部分,“周刚工作室”成功挂牌后,国家著名词作家蒋开儒和当代书法名家徐本一也将相继在罗湖成立工作室。各界名家的倾情加盟,势必为罗湖本土艺术的多领域、多形态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谈及选择名家进行合作的考量维度时,戴素霞表示:“‘名家’作为一种时代的榜样,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应具有优秀的品行修养。这样,人们在学习名家的精湛技艺的同时,还能以名家为楷模,传承从艺、治学、待人、处世等方面的杰出品质。”
戴素霞表示,“名家工作室”项目是罗湖区文联的一次有益尝试,这个模式下一步要怎么走、走出怎样的路子,他们将会不断探索和创新。
与周刚面对面
A 萌生在社区里创作的念头
数年前,周刚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罗湖举办美术联展。其间,罗湖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当地艺术爱好者们的积极参与以及社区居民们对艺术作品的热切关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次的美术展也在多方努力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反馈。之后,周刚又多次来到罗湖和当地的艺术家们交流水彩画艺术,他逐渐萌生了在社区里进行创作的念头。
“这似乎为我们开辟了新的道路,让我们的艺术创作能够真正走到百姓面前,走到艺术爱好者中间,走到社区里面,立足于生活的第一线,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跟人们进行交流,让老百姓能够更直接、准确、便利地接触到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在这时,罗湖区文联“名家工作室”的合作项目向周刚发出了邀请函,双方一拍即合,促成了周刚水彩工作室的落地。
在周刚看来,罗湖作为深圳艺术研究的前沿阵地,发挥着出色的辐射作用。“‘名家工作室’的设立,将经过认真考察、挑选的艺术家直接引进到罗湖的社区中去,让艺术家跟当地艺术爱好者进行最简单、最直接、最朴实的沟通,充分调动后者的创作热情。同时,被引进的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渠道,进一步将罗湖的本土作家推向全国各地,能带动更广泛的艺术交流。”
B 坚持创作矿工题材12年
“艺术是生命的表达,思想是艺术的价值。”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周刚始终保持着一颗匠人之心,深入到群众中,不骄不躁,创作出接地气、真实、正能量的艺术作品。他笔耕不辍地描绘着那些隐没在时代发展的洪流背后的建设者,用感性的色彩和理性的线条书写着一个个平凡而坚韧的人物,勾勒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轨迹。
“矿工是一群默默无闻地把光明留给别人、把黑暗留给自己的人。”今年是周刚坚持创作矿工题材的第12个年头。从2006年开始,周刚先后走遍山东、陕西、山西、云南、安徽等地,与矿工们一同生活,创作了一幅幅以矿工为主角的水彩画。
今年3月,周刚带着他的矿工作品《倔强的黄土地》登上了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大屏幕。黝黑的脸、土红的工作服、暗黄的背景、模糊的神情,从漆黑的山区矿井到万人瞩目的时代广场,他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矿工的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周刚表示,接下来将以深圳意象美术馆的工作室为创作中心,以“中国矿工”为主题,协同罗湖本土的水彩艺术家们,一起把这十几年来他在矿区里采风写生的作品进行一次集中创作。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记者 李莹莹 编辑 刘洳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