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画艺术大家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展出

  • 来源:晶报    2017/08/07 00:40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上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璀璨明珠,曾对中国艺术大家产生强烈吸引,许多著名艺术家都曾多次前来参加活动,并在深圳美术馆留下多幅作品,其中部分作品留有当年在深圳美术馆创作过程的珍贵全程纪实录像。想知道朱屺瞻、启功等书画大家如何作画,一定不要错过正在深圳美术馆展出的“美术菁英在深圳————现代书画艺术大家创作影像纪实暨典藏作品展”。展览将展出至8月30日。

  作为文化部“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展览以珍贵创作过程实录、历史文献与作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出朱屺瞻、唐云、应野平、启功、赖少其、程十发这六位现代著名书画艺术家典藏精品,展览首次同期展示艺术家创作的全程纪实录像,再现艺术家们完整的创作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启功先生为深圳展览馆(深圳美术馆前身)题词。

  6位艺术大家在深圳留影留墨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更是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深圳美术馆作为文化事业的窗口,见证了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初期,活跃的文化交流活动及艺术市场萌芽时期的特殊面貌。许多著名艺术家都曾在上世纪80年代多次来到深圳美术馆。

  画坛一代宗师朱屺瞻在曾多次前来深圳,于1984年2月22日至3月2日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展,并留下三幅国画、一幅书法作为深圳美术馆的馆珍藏,其中一件作品留有纪实录像。朱屺瞻中西绘画兼长,晚年专攻水墨,所作雄浑、沉着、劲健兼而有之。展览展出的《葡萄图》作于1983年,当时朱屺瞻已经九十多岁,从纪实录像可以看到他当时创作这幅画的全过程,此作以大写意状怪石花果,造型简练,敷色鲜明,笔墨粗犷生辣,嶙峋怪石峥嵘有势,花果生机勃发,质朴中见虎虎生气。该作尺寸136×67.5cm,大约是朱屺瞻生前的最后一幅大画。

  大书法家启功以诗论艺,录百首结集成《论书绝句》,采用了一诗一文一题的形式,将毕生的心得体会精炼于短短的一册中,内容涉及数以百计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既是一部书法史,又是一部书法研究史。深圳美术馆所藏二件启功书法,其书写内容均辑录入此册。现场展出的启功 《论书绝句》之三十二和启功《论书绝句》之九十七,其中后者有纪实录像同时展出。

  程十发于1977年第一次来深圳,后多次受邀来深圳参加画展和笔会,或经由深圳前往香港。在程十发及其子程助的积极筹措下,深圳美术馆与香港无线电视广播公司合作成立翡翠动画设计公司,这是国内第一家由境外港商投资的动画制作公司。程十发在深圳美术馆留有十件国画,题材涉及少女、动物、钟馗、花鸟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少女与鹿》留有纪实录像。

  此外,唐云曾多次来深圳,并在深圳购置房产,留有七幅国画、一幅书法为深圳美术馆收藏,其中一件作品留有纪实录像;应野平在深圳美术馆留有七幅国画、一幅书法作为典藏,其中一件作品留有纪实录像;赖少其曾多次前来深圳,造访深圳美术馆,并留下两幅国画、四幅书法作为馆藏,其中一件作品留有纪实录像。

  画作与录像一一对应

  不同于以往的大家名作展览,此次展览最为突出的是大师现场作画的全程录像。最难得的是,大师在录像里所创作的就是现场展出的画作。除此之外,展览还展出了上世纪80年代深圳美术发展相关背景资料陈列及研究,艺术家介绍、画论和作品赏析,以及艺术家在深圳美术馆的其它藏品。深圳美术馆研究收藏部主任、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覃京侠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展出方式,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观众得以观摩艺术大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从中了解他们对传统中国画结合新中国社会及艺术创作现实所做的努力。

  覃京侠介绍,为大师录影在当时是一大创举,现在想要录一段影音资料很简单,但在当时难度很大,特别申请了最好的摄影摄像器材设备。客观条件具备,但也要考虑到艺术家们作画的精力、意趣和时间等主观条件。因此,现在看来,留存的影音资料特别宝贵。

  展览也考虑到对普通观众的公众教育功能,书画爱好者能从中观摩到这些艺术家在这个时期笔墨习惯的特点、创作轨迹及艺术面貌;而普通观众则可以亲眼观看到老辈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了解不同画作的画法。此外,展览还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在文化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向公众展示各位艺术家对传统中国画结合新中国社会及艺术创作现实所做的努力。

  来源:晶报 记者 谢晨星 编辑 刘洳鑫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